- · 《世界历史》期刊栏目设[01/26]
- · 世界历史版面费是多少[01/26]
- · 《世界历史》投稿方式[01/26]
以更计航程、铅锤测海深……郑和们在开放中技(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作者:毛鹰 李念 ? ? ? 图照:除海报、署名外均为主讲者PPT 编辑:李念 “洪武海运”奠定了明代海上活动的模式,前朝留下的水军部队作为主力,出身内
作者:毛鹰 李念
? ? ? 图照:除海报、署名外均为主讲者PPT
编辑:李念
“洪武海运”奠定了明代海上活动的模式,前朝留下的水军部队作为主力,出身内地的功臣做“总兵”和各级军官负责。
而这一措施同样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出身内地的军官不善水性,常年海上工作对健康的损伤极大,每逢海难动辄伤亡数百人,“每闻一夫有航海之行,家人怀诀别之意”是当时的真实写照。陈晓珊认为,出身内地决定了对航海始终是排斥和恐惧的,可想而知发展航海业的积极性不会高。其次内地军官指挥南方水军,造成的矛盾和积怨也很多。据记载朱元璋时期,辽东屯田使得粮食能够自足后,海上运粮就立即被叫停了,这其中就有出身内地的功臣对朱元璋的建议和影响。永乐皇帝后,后继者明仁宗认为下西洋太过劳民伤财,郑和从此留守南京远离了政治中心,成为明代航海巅峰落幕的预演。
郑和下西洋取得如此成就,在东南亚一带郑和甚至被奉为神灵,而在当时中国内地却被认为劳民伤财,截然相反的评价背后隐藏着明朝纷繁复杂政治乱流和航海业衰落的原因。明朝的航海业从巅峰跌落,政治因素占据了主要方面。陈晓珊的研究主要是考察明朝历次航海船队的船员构成得出。
进步背后:开放交流、民间活力不可偏废
通常认为航海业的发达是从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南宋开始,但其实通过历史研究和南宋沉船考古打捞,宋代航海其实都主要以贸易为目的的短距离航行为主,而真正长距离的航线是从元代开始的。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元代出于政治外交的目的,需要与蒙古的伊儿汗国进行交往,而位于中亚的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与元朝和伊儿汗国处于敌对,陆路不通,长距离的海路成为选择。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航海信息标准化自郑和开始具备:国际交流为首功
*以“更”为单位计量航程:中外水手交流形成
出发去某地之前,人们会优先想到通过地图导航查看所需时间大致方向和路线,郑和亦是如此。陈晓珊的讲述从一幅20页的“郑和航海图”开始。这幅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包含4幅过洋牵星图以及109条针路航线和约500个地名。海路相较于陆路情况更为复杂,形成这样一套航海图需要具备许多技术上的前提条件,不仅包括计量单位以及工具的探索,还包含着世界各地航海知识的融合。从航海图上窥见,中外交流其实比想象中更为广泛。
用更短的时间段精确计量自然更有利于航行,古巴比伦以贝鲁(beru)为单位代表2小时的行程,波斯的帕勒桑(parasang)和阿拉伯的法尔萨赫(farsakh)则代表1小时的行程,印度洋则以扎姆(zam)表示3小时的行程。在使用这些单位时,还需要考虑不同交通工具和地形的影响,而以更短时间段来计量的思路则是相同的。陈晓珊发现在郑和下西洋以后,中国原本以昼夜和天计量的行程单位全部变成了“更”,一日被分为10更,1更为2.4小时,精确度上升了一个数量级。
文章来源:《世界历史》 网址: http://www.sjlszzs.cn/zonghexinwen/2022/0519/1104.html
上一篇:美参议员:美国政府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虚假信
下一篇: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