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界历史》期刊栏目设[01/26]
- · 世界历史版面费是多少[01/26]
- · 《世界历史》投稿方式[01/26]
东西问丨霍巍:为何三星堆的价值和作用应当站(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中新社记者:未来三星堆考古工作将从哪些方面开展?是否还有发现大型祭祀坑的可能性? 游客参观三星堆博物馆。中新社记者王磊 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
中新社记者:未来三星堆考古工作将从哪些方面开展?是否还有发现大型祭祀坑的可能性?
游客参观三星堆博物馆。中新社记者王磊 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上述三件重器在迄今为止全球所有出土的青铜器中,都堪称绝品,展现出三星堆文明在祭祀背景下极富艺术张力的神秘一面,彰显独特。三星堆出土的新颖器物,让世人既看到三星堆文化和中原文化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看到了中国青铜文化丰富多彩的面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霍巍:三星堆遗址惊喜不断,新发现6个祭祀坑还在继续清理,其周围又发现了小型祭祀坑群和房屋基址。这证明三星堆祭祀活动是一个整体,除了祭祀坑的存在,还有祭祀程序中某个部分的其他遗迹存在。
1986年2号祭祀坑也出土了一件神坛,过去通常认为这件神坛神兽在最下层,可能象征着地下世界,中间一层是人界,最上层为天界,即所谓“三界说”。本次新发现的神坛则使“三界说”受到严重挑战。
中新社成都7月15日电 题:为何三星堆的价值和作用应当站在世界史的高度来认识?
第二个维度是,研究三星堆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体系。目前已经可以看到三星堆与中原殷周文明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
三星堆文化不仅能表现中国青铜文化的内涵,还能与世界对话,看到世界其他文明中的共同理念和价值观。
8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坛。
三星堆将金箔面罩贴附在青铜人像的表面,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细节。这表面看起来是一个三星堆出土器物工艺上的特点,实际上反映了黄金和青铜两种器物的贵重、稀缺。因为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里,贴附黄金面罩的毕竟是少数。这样的做法在其它文明中也能看到。如果从中外文化交流的宏大视野上看,三星堆所处的中国青铜时代与域外文明产生交流影响已经具备了充分的条件,吸收某些外来文化的因素也是可能的,但绝不能以偏概全,将三星堆视为外来文明的产物。
中新社记者:三星堆重见天日的“国之重器”呈现出什么特质?三星堆文化与中华上古文明之间有何关联?为何说三星堆的价值和作用应当站在世界史的高度上来认识?
认识三星堆有三个重要维度。第一个维度是三星堆与古蜀文明间的关系。就考古发现而论,从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及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史前新石器时代文化当中,都可以找到和三星堆早期文化相似的因素,它们可能是三星堆文化的源头之一。
目前看来,再发现大型祭祀坑的可能性较小。下一步主要工作是室内修复整理。三星堆遗址祭祀坑的考古工作正逐渐从现场转到室内。值得一提的是,被整体提取回实验室的5号、6号祭祀坑的相关工作正在开展。
第二件则是被网友称为“月光宝盒”的龟背状网格形青铜器,这是三星堆8个祭祀坑中首次发现的此类器物。其表面网格形似龟壳,网格中央有一块同样大小的玉石,被慎重地用丝绸包裹。器物可以开合,上有4个手柄,每个手柄上都有龙头。目前最大的期待就是能在玉石上发现纹饰、图案,甚至文字。我个人认为,这件器物本身已足够重要,龟甲是甲骨文的重要载体,在中原文明体系中,具有国之典册的意义。可见,在三星堆祭祀中,这件玉石一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霍巍:三星堆文化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三星堆文化根植于中国大地,产生于古蜀,这从文献、考古两方面都可证实。
中新社记者 岳依桐 贺劭清
此外,三星堆4号祭祀坑中还发现一件双手顶尊置于头顶的神人青铜像,表明尊这种器型在三星堆青铜器中具有特殊意义,受到特别的尊崇,这与中原文化使用青铜容器作为礼器表达特殊意义有着同样的含义。
中新社记者: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个祭祀坑的考古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最新披露的文物中多件造型前所未见,引发世界关注。为何三星堆青铜文明呈现出如此神秘独特的面貌?
三星堆青铜神树上的鸟和缠绕于树干上的龙纹,是中国传统文化神话体系中常见的母题,如果结合《山海经》等典籍中的神话记载,很可能三星堆的青铜神树就是传说中的建木、若木、扶桑木之类的神树,是可以“绝地天通”的宇宙树、太阳树的象征。再如,过去一直没有在三星堆发现如殷商青铜器以青铜鼎、簋等容器相配合以体现社会等级和身份的所谓“礼器”,这次在三号祭祀坑中已出土了至少七件青铜尊,和1986年两个祭祀坑出土的多件青铜尊、罍相互印证,暗示蜀人可能使用这样的青铜器组合作为礼器。
文章来源:《世界历史》 网址: http://www.sjlszzs.cn/zonghexinwen/2022/0718/1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