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界历史》期刊栏目设[01/26]
- · 世界历史版面费是多少[01/26]
- · 《世界历史》投稿方式[01/26]
读书 | 不止荣耀和财富,珠宝史也是一部世界史(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穿着加冕服的约瑟芬皇后佩戴再现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祖母绿及天然珍珠的头冠、耳坠及项链 彩色宝石里的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依旧比其他宝石流
▲穿着加冕服的约瑟芬皇后佩戴再现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祖母绿及天然珍珠的头冠、耳坠及项链
彩色宝石里的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依旧比其他宝石流行得多。除了里斯本,巴塞罗那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南美后成了重要的宝石贸易中心。最初宝石从南美的古迹和寺庙中被掠夺,到16世纪中期,西班牙发现了位于哥伦比亚的祖母绿矿山,建立了矿厂进行开挖。而葡萄牙占领了斯里兰卡,直接从斯里兰卡岛上获取红宝石。缅甸红宝石在当时非常珍贵。珍珠在当时也非常流行,主要来源于波斯湾。
故此,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艺术家开始了金银制品、金属器制作的职业生涯,并借此来更好地了解线条的准确表达性和风格的明确性。而这种职业上的变换,也使得画家和雕塑家们能够与金匠密切合作,并且能够将文艺复兴的肖像画完美地在珠宝作品中诠释出来。而这些珠宝作品的保存和流传,也让那些因战争、历史变革而没能够保存下来的绘画、雕塑作品,及其表达的形象和主题得以留存下来。
>>内文选读:
《欧洲古董珠宝通典》
作者:陶姜力
宗教类风格的吊坠在此时依旧非常流行,装饰有微雕的神圣风景或是神圣字母“ IHS”,取自希腊文中的“基督”的首两个和最后一个字母。纪念性的珠宝吊坠也非常多见,这些吊坠多镶嵌有佩戴者亲人或伴侣名字的首字母,但重要的吊坠很少能够保留下来,因为这些吊坠非常私有,而且大多在佩戴者死后便被销毁了。
社会历史背景
那些幸存下来而留存至今的珠宝作品,向现在的人们展示了当时非凡的手工艺制作水平,但是,如上所述,对文艺复兴珠宝的全面了解还是需要通过该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作品,才能真正知晓该时期珠宝作品的辉煌。金匠们在金工交易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某些特定工艺的大师,他们因超高的技艺和不可复制的作品而出名,这些大师的工艺随着贸易的流通在欧洲也享有极高声誉。
16 世纪欧洲宝石的流通要比以往规模大很多。瓦斯科·达·伽马在1497年到1499年的好望角历险中发现了可直接抵达印度的航线。这条航线也使得欧洲商人可以直接从印度获得宝石,这条航线也给欧洲带来了大量的印度钻石。里斯本在此时逐渐取代威尼斯成为宝石贸易中心。布鲁日也在15世纪开始成为钻石切磨中心,但到了 1500年,因海上战事的影响,安特卫普成了新的切磨中心。切磨产业在安特卫普繁荣了85年,直到1585 年因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与荷兰的战争而中断。当时西班牙占领了安特卫普,荷兰海军也封锁了大量港口,这些严重影响了安特卫普的国际贸易,于是钻石切磨就又一次向北转移到了阿姆斯特丹,一直到20世纪,阿姆斯特丹都是欧洲钻石加工中心。当然巴黎也是欧洲另一个重要的钻石加工城市。直到17世纪,玫瑰琢型开始流行,文艺复兴也使得宝石的雕刻技术得以回归。
经历了黑暗的中世纪,欧洲开始进入新一轮的蓬勃发展时期。随着 14 世纪文艺复兴的开始,到了 15 世纪,由于经济的发展,个体商业主开始振兴,资本主义萌芽,人文主义开始在意大利兴起,这也是整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的开端。 15 世纪中期,意大利的整体风格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艺术家们开始从考古挖掘出土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物中汲取艺术创意灵感,在意大利王室和城市贵族的大力支持下,这些艺术家们可以全情投入个人艺术风格的创作中。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影响不仅仅在于对那些公元前文明工艺的复刻和复兴,也更多地在于从古代雕塑、壁画、生活用品、装饰器物等遗迹中提取元素。
宝石仿制品生产也在蓬勃发展。玻璃宝石是当时最常见的仿制品。用来仿钻石的玻璃、水晶和来自斯里兰卡的无色锆石逐渐进入市场。在威尼斯的珠宝贸易之中,那些仿珍珠也给欧洲珠宝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问题,而当时对仿制宝石虚假交易的惩罚相当严重,城市贸易管理者下令任何不诚实的交易者将面临被流放十年或斩断右手的处罚(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把这种仿制的宝石当作天然的真宝石来售卖的话,一旦被发现,要么选择被砍断右手,要么选择被丢到海洋的某个荒岛上,十年后才能被接回来)。
文艺复兴时期的浪漫主义题材,其新生的艺术形式在绘画和雕塑作品中最为明显,而这两种艺术形式所产生的变革,对珠宝设计领域的影响最大。当时的艺术家很多都受雇于当地的富商或贵族,不仅要绘制绘画作品、雕塑作品,还要设计家具、装饰品、金银器等,可以说当时的艺术家同时还是设计师。当时很常见的情况是珠宝作品由画家设计,并由一位金匠制作成型,一位工匠雕刻、制作珐琅,而另一位工匠镶嵌宝石,每个人在不同领域发挥所长,并综合制作。而这一工作流程和现在的珠宝定制也非常相似,设计师们专心于图纸创作,而制作则交由首饰加工厂的师傅完成。
文章来源:《世界历史》 网址: http://www.sjlszzs.cn/zonghexinwen/2022/0704/1120.html